AICPA,在美国享有审计签字权,可和八个国家、地区进行互换免考,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。但为全英文考试,四个科目涉及审计、财报、法规、商业环境等各个方面。因而,虽其含金量高,每年还是让无数的财会人选择望而却步。
可在Winnie看来,通过AICPA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,关键在于,你是否用对了方法。那么,AUD拿到96分、FAR拿到90分,一年内一次性通过四门科目的她,又是如何做到的呢?
站在企业的高度思考问题,这是AICPA教给她的第一课”
对Winnie来说,决定学AICPA起源于一个“偶然”。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让她伤透了脑筋,她急需转移自己的关注点,让生活变得充实起来。她之前已早早拿下了CPA,而一直有往外企发展的打算,因而,AICPA成了当时她用来自我提升的第一选择。
“以前接触到的财会方面的内容,大多是就事论事的那种,针对工作中的一些流程”,Winnie这样说道,“而AICPA改变了我思考问题的角度,从个人上升到了公司的层面,这是一种完全陌生却又让人欣喜的体验。”
并不是“天赋异禀”,她只是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了值得的地方
从确认学分、选择考州、学历评估,到之后的考试报名、办理签证等等,不同于国内很多财会类的考试,报个名即可参加,AICPA在考前需要进行一个极为繁琐的认证过程。
尤其是对于Winnie这样工作繁忙,没有太多空闲时间的上班族来说,实在是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这样,甚至可能花费半年时间以及大量精力的流程。为了尽快地通过考试,留下足够精力复习,Winnie拨通了高顿AICPA国际认证中心的咨询电话,并通过一站式报名服务,仅用了2-3个月就顺利通过了认证,开始有序进行考试的报名。
Winnie有过国内事务所的工作经验,也做过合资企业的内审经理,但之前涉及到的财会知识,主要是和国内
会计准则相关的。AICPA的学习,对她而言是一种新的尝试。能取得均分90+的好成绩,并不是Winnie在AICPA的学习上,有什么过人之处,她只是把有限的时间都用在了值得的地方。
自从开启了AICPA的考证之旅,她几乎“全年无休”
利用公司中午休时间,出差还不忘带上
教材和习题,周六周日再也不参加任何朋友间的聚餐,无论工作到多晚,回家的第一件事永远是复习……也许,正是这种学到忘我的模式,注定了Winnie在AICPA必然会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。
Winnie有不错的财会基础,但在AICPA的学习中,她依旧遇到了不少的难题。
首先,像很多AICPA考生一样,首当其冲的就是“语言障碍”。不少的专业术语,往往前面记住,后面就忘得差不多了。同一个单词,Winnie有时会查阅好多遍的字典,直至较终记住,她还有自己的一本“生词簿”,用来熟悉、理解记忆。
Winnie坦言,AICPA适用的是国际会计准则,在税法等等方面和国内的都有不少的差异。因而,她选择将有差异的部分重点进行记录。此外,在笔记上的内容上,她还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侧重点地进行整理。像AUD这门,因为以前在事务所工作,所以对承接业务、风险点、内控测试、实质性测试都比较熟悉,这方面笔记比较少。而报告格式在书里面讲得非常细,什么情况要怎么样什么情况要怎么样,所以这方面记得很多。这本笔记,在考前冲刺时,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,对照上面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,回归相应的题目,进一步查漏补缺,往往能起到一个相当不错的效果。
合理分配时间,规划决定一切
在Winnie看来,AICPA整个备考过程中,较重要的一个环节,莫过于时间规划了。
这个规划,包括考前、考中、考后。“对工作党而言,要想为复习留下足够的时间,首先是能找像高顿这样的机构,进行代报名,平时有疑问通过邮件、微信等形式就可以轻松得到解答。”Winnie建议每位考生都要给自己规划好学习进度,将科目进行搭配,给自己定个规划,大概用多久拿下这张证书,每天用在AICPA上的时间至少有多少,等等。就像Winnie自己,即便出差,也会保证至少有两个小时的复习时间。
考中较重要的是把控好时间,Winnie提到,熟悉教材是做好选择题的首先秘诀,在选择题部分加快了进度,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之后篇幅相当长的大题。而像BEC的写作题目,还需要平时多些积累。
Winnie坦言,进外企是自己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,而她的考证路也不会随着AICPA考证路的终止而结束,目前CMA的考试已经在筹划中。有了证书,不一定能马上派上用场,但多一张证书,往往就能在未来多一种选择。
Winnie也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,没有拿不下的证书,只有还不够努力的考生。